恭喜!浙江萬豪集团
“杭州博多森谷中庭
钢膜结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荣获:中国钢结构协会“技术创新奖”

会议背景
2025年10月13日至15日,中国钢结构协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25中国钢结构大会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钢结构协会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钢结构行业领导、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大会现场,共拓技术创新新路径,同擘画行业发展新蓝图。会上,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主持了中国钢结构协会2025年“技术创新奖”颁奖典礼,由浙江万豪集团设计施工的杭州博多森谷中庭天幕荣获此项权威奖项。

项目介绍

博多森谷产业园位于杭州良渚新城,四座10-13层的L型布局高层办公楼围合出一处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中央庭院。靠近地面的三层为商业空间,通过围绕中庭的“回”字形连廊串联,中庭空间因此呈现天井式的压抑观感,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减少干预既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加建,但其效果必须足以令空间体验产生质变,将项目重构为宜人的空间,因此,以茶山文化为主题的钢膜结构天幕应运而生。

博多森谷中庭天幕是以业主的品牌理念为出发点,受杭州周边丘陵上起伏连绵、种植茶树的梯田启发,改造方案将天幕塑造成阶梯般错落有致的“森谷”。在空间的水平边界被办公楼围合限定的前提下,茶山般起伏的形态创造了竖向的空间变化,改善了行走与停留的体验。“茶山”赋予了园区使用者平等的视觉权利;天幕遮蔽了高耸的塔楼,在内部感受到的中庭不再是狭窄压抑的“天井”;四层以上面向中庭的办公人群同样获得了宜人的视觉观感,有如俯瞰碧绿的茶田。

博多森谷的ETFE天幕连廊是项目的标志性亮点,其施工难度堪称“膜结构行业近10年之最”。万豪团队以专业实力攻克多项技术难关:
超大规模:ETFE膜与网格织物膜展开面积超1.2万平方米,总用钢量达689吨,覆盖连廊与公共空间,形成通透灵动的视觉体验。

复杂空间钢结构:中庭天幕的造型设计复杂而精细。改造设计开始时项目已基本竣工,中庭的支撑结构因此只能落在地下室的顶板上。为在有限的冗余荷载范围内实现设想,设计师选择了轻质的膜材料配合钢结构框架构建天幕,其所需的结构加固程度小于玻璃等传统材料,可塑性强,并可以借助雨水冲刷完成自清洁,降低了日常维护成本。而且该项目钢结构跨度大,截面形式多样,整体呈曲面布置。



形式多样膜结构:膜材样式多、颜色杂,为了进一步优化设计,团队在局部采取了ETFE+PTFE双层膜结构,网格内膜可以吸收噪声,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仅绿色ETFE气枕膜就有50%、40%与35%透光率三种,依次分层布置,形成山水重叠般的渐变视觉效果。膜材层层叠加、层层错落、层层包覆,膜节点之间相互交叉错落、同时又相互共用,这是这个项目的亮点、特点所在,同时也是难点所在。同一个节点可能安装两种不同的膜,膜与膜之间又形成不同的穿插,茶峰之间不同的高度,连绵起伏,整体外观大气磅礴。



排水系统:为避免积水,排水系统巧妙地隐藏于结构内部。天幕具有细微的坡度,可借助重力使雨水流向气枕间的分缝并排向地面。

结语

杭州博多森谷项目是万豪集团多年行业经验的结晶。未来我们将深化钢-膜结构融合研究,让中国钢结构不仅“刚强有力”,更“刚柔并济”。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掌声中,浙江万豪集团接过的不只是一张奖状,更是行业对技术破壁者的致敬。当钢的坚韧与膜的灵动相遇,当工业理性邂逅人文美学,中国建筑的故事正在被重新书写——而这一次,主角是深耕创新的中国制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