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座交通枢纽的崛起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城市前行的道路。2025 年 6 月 27 日,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高铁枢纽——重庆东站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重庆交通迈入了全新的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重庆东站建设背后的神秘面纱。

从蓝图到落地,以高标准领航
重庆东站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东南侧,站房外形设计寓意“山水千里、黄桷参天”,具有重庆地域文化特点,采用中国山水画的笔法,站房正立面树形柱展现重庆市市树黄桷树坚韧挺拔的姿态,候车大厅屋顶带状曲线,展现重庆山水的特色,寓意连接千里山水、广阔通达四方。


重庆东站是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高铁枢纽站,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站场共有15台29线,引入渝厦、渝万、渝昆等多条高铁及轨道交通,成为集公共交通、商业、办公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交通枢纽,对完善重庆高铁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钢铁森林中的“水滴艺术”
阳光穿透云层,洒向重庆茶园片区。在重庆东站巨大的钢结构穹顶之上,ETFE气枕膜结构天窗正如一片片晶莹的水滴,被工人们精准地嵌入钢铁骨架之中。这不仅是建筑新材料的应用,更是一场为山城打造“苍穹之眼”的壮举。每一片气枕都经过精密计算,以水滴状韵律排列,完美呼应“山水巴渝”的设计灵魂。“建筑造型以屋顶极富韵律感的水滴状天窗比拟山水巴渝,用遒劲有力的树形支撑柱寓意黄桷参天。”

这些气枕不仅承载美学使命,更是技术实力的象征:
轻质高透:ETFE材料自重不足玻璃的1%,透光率高达95%,大幅降低屋顶荷载;
自洁节能:表面涂层可分解污染物,减少清洗成本,并有效隔绝紫外线;
气枕结构:多层气枕形成“保温层”,显著提升站内环境舒适度。




连接四方,推动区域发展
重庆东站的建成投运,不仅是一座交通枢纽的诞生,更是重庆建造实力的彰显,它将为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开通初期接入渝厦高铁,连通渝东南地区,从黔江坐高铁到中心城区最短只需 48 分钟时间。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与黔张常铁路、常益长高铁贯通运行后,有望让重庆至长沙的铁路车程时间缩短至 4 小时。未来,重庆东站还将陆续接入渝万、渝贵等多条高铁及轨道交通,成为集高铁、轨道、公交、商业于一体的超级枢纽,与重庆站、重庆西站、重庆北站共同构成重庆中心城区“四主”客运站。待接入重庆东站的所有高铁线路建成后,将实现重庆 1 小时通达成都、贵阳,3 小时通达长沙、武汉、西安,6 小时通达北上广深,促进重庆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的高效快捷联系,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当第一列高铁驶出站台,阳光将穿过这片“苍穹之眼”,照亮钢柱上的万片鳞甲,也照亮山城通往世界的轨道。这不仅是建筑的落成,更是一个城市黄金时代的启航。